查看原文
其他

大白话聊聊:风险投资的游戏是怎么玩的呀? | 桔子心里有数儿

Judy IT桔子 2023-12-10


IT桔子也跟风做播客啦!就叫做「桔子心里有数儿」,欢迎到小宇宙或者QQ音乐订阅。‍‍‍‍‍‍

萌新一枚,多多指教。‍‍‍

在这档播客中,我们计划用 10 期内容,由浅入深地给大家讲一讲风险投资这个游戏,它是怎么玩的、它的价值与贡献、市场发生的变化、它的未来走向、参与其中的创业者&投资人人群画像等等。


在第 1 期里,我找了两位对风险投资感兴趣、但不了解的小伙伴一起聊聊风险投资的基础运作背景——我们从创业开始说起,聊到背后的 VC 们,再发现 VC 们背后还有高人呢。一层层地说开,他们的关系、他们分别如何赚钱等等。

本篇绝对是新手友好型内容!‍‍‍‍‍‍‍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收听🔊

以下是播客文字版精选内容:


出发创业‍

不管是做今日头条或者腾讯这种大体量的生意,还是开一家小的工作室、开一家小店都算是创业
我们大部分人遵循的默认的路径就是考个好学校、选个好专业、找个好工作,基本上就是沿着一种既定的路线轨道式的生活,这种是大人口中所谓的「走上了正轨」也是对很多人来说感觉很安全的一种选择。现在流行另一种叙叙事叫「人生不是轨道,是旷野。」鼓励了一些人逃离轨道。
创业的人,是主动离开安全路径,选择去旷野的人。一个人去带着小团队或者成百上千人的团队去战斗,去向前冲,都特别值得尊重和佩服。
创业这个事情本身是很小众的。
在一些创业公司起步的时候,还赚不到钱,就需要引入外部的资金。这就引出创业投资行业里面最重要的另一个角色,就是投资人



什么是风险投资呢?

风险投资这个行业它的英文名字就是 Venture Capital,有风险的资金,简称 VC,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 VC的来源。
从风险投资这个行业名字来看,我们知道它就是一种跟风险高度相关的投资方式。我们(行业里)把这些做风险投资的人,叫做投资人。其实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投资人,如果你炒股或者做其他的投资,你也算是个投资人
我们这里面(以及之后)讲的投资人,就专指风险投资这群人,也会叫他们 VC 们
投资人把钱投给一些创业公司,买到创业公司的股份,在公司发展壮大的时候,再将手里的股份卖出去获得收益。有收益的同时,投资人们也承担着风险。如果公司不升值甚至贬值,那投资人就要承担损失的风险。


某种意义上说,投资人也是炒股者——炒的是非常原始的股。
这个行业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是股权投资,与二级市场的股票不一样,投资人对创业公司进行天使轮、种子轮、A、B、C、D、E 等轮次投资,一直到企业 IPO。企业上市之后就从一级市场进入了二级市场,广大股民就可以购买这些股票了。‍‍‍‍‍‍‍‍‍‍
种子轮一般都是项目非常萌芽的阶段,投资人投的可能就是一个创意;或者觉得创始人不错,投人,一般金额都比较低。
天使轮是项目有一个具体的构想阶段,比如想要做 00 后的社交兴趣平台,有了产品的原型图,明晰如何盈利、如何获取用户等。天使轮投资金额相较于种子轮会更多一些,一般在 100—1000 万之间。
A 轮是公司发展更加成熟的阶段,产品已经上线,有用户,有持续的增长,这时候新的投资人可能会进入,投资金额在 1000 万—1 亿之间。
B 轮是公司的商业模式得到验证,公司有一定体量的用户,有营利能力的阶段。这个阶段公司不一定是盈利状态,也可能是亏损的,但一定要显示有能赚钱的潜力。B 轮投资金额在 1 亿—10 亿之间。
C 轮是公司有明确的商业模式、能获得持续盈利的阶段,此时会有更多的投资资金进入。

通俗来说,如果把各个轮次类比成各个阶段的小朋友——风险投资人可以选择投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的任何一个阶段——我们以大学毕业之后 ta 找到工作能赚钱为终点和目标。
幼儿园小朋友展现出了一些特质,有的投资人会从幼儿园阶段投资,那可能这就是一个种子天使轮投资。以很低的成本投入拿到比较高的股份。
也有些投资人会选择专门投资已经出了一些成绩的小学生,或者去选择勤奋努力又聪明的初高中生,再或者是只投资已经上大学的、专业前景不错的大学生。
越早的投资意味着越低的成本、越高的份额,以及越高的风险。毕竟判断一个幼儿园小朋友是否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并不容易。‍‍‍‍‍‍‍‍‍‍‍‍
在公司角度,也有些企业在发展初期的时候用自有资金进行经营,在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需要外部资金支持以加快发展,就直接进行 A 轮或 B 轮融资,并不都是严格按照从0到1的节奏进行。比如蜜雪冰城,2008 年成立,2021 年才进行 A 轮融资。
在实际中,我们会见到 D 轮、E 轮、F轮、G轮等甚至更多的轮次,这是由于很多互联网公司其实盈利节奏很慢,需要不断的融资;另一方面是要不断地扩张体量、规模,就需要不断地融资。



VC 投资了钱,怎么退出变现呢?

一种是当投资的创业公司获得下一轮融资,投资人可以选择把手里的股权卖给下一个投资者。当然如果对这家公司升值预期良好,想要一直持有也可以。从种子轮投资,可以持有到 C 轮或者 IPO 上市,这是策略选择。
第二种退出方式,是等待企业上市,这也是投资人们期望的主流退出方式。因为一般来说从上市前到上市后,企业的价值会翻非常多倍。(但是近些年存在着一二级市场估值/市值倒挂,也就是 VC 们买的股份比股民们在二级市场上买的股票还要贵。)
第三种退出方式是并购,也就是这个企业没有上市,但是被巨头收购了,那么,会按占股比例分配回报收入给投资人,投资人便可以退出。
第四种是创始团队回购。当初创企业发展得好,创业者们有足够资金和意愿,便可以在投资人手里将公司股份回购。
还有一种可能是公司破产清算了,投资人血本无归,股份关系解除,自动“退出”。



你们总说的独角兽、千里马是什么?

独角兽这个词与估值高度相关。在行业内,独角兽的标准是这家创业公司的估值达到了 10 亿美元以上。这是美国 Cowboy Venture 公司投资人 Aileen Lee 提出的针对初创企业的评判标准。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成为独角兽意味着被 VC 市场看好,更容易拿到融资;对于投资人来说,投出独角兽,代表投资的账面成绩不错。
类似的概念还有千里马,这是 IT 桔子定义的概念,用来指估值高于 10 亿人民币,低于 10 亿美元的一个公司梯队。



创业可以去哪找投资人呢?

前些年流行去(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咖啡馆找,也可以去风险投资机构的官网,找到可以投 BP 的邮箱——要根据不同赛道选择对应的邮箱或直接投综合的邮箱。这也是投资机构找项目的一种重要渠道。
还有一些平台,比如 IT 桔子等,平台上会有很多行业认证的投资人,创业者们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一键上传 项目计划书,寻找投资人。
现在比较靠谱的方式之一是由身边的创业者介绍。如果创业时间比较久的话,他肯定会有一些投资人朋友,即使不完全对口,但可以接触到投资者的圈子。
还有一种专业的方式,就是找融资顾问。有一个专门帮助创业公司找投资人的群体,Financial Advisor,即融资顾问 FA
由于市场上投资方众多、繁杂且低调,很难在公开地方看到他们,更难真正的知道他们是不是靠谱,行业口碑如何,兜里是否有钱,是否和项目对口,有没有相关的资源等信息,这时就需要融资创业者顾问帮助筛选投资方,去对接、邀约投资方。
同时,融资顾问还能在见投资人之前帮助创始人进行梳理,做 paperwork,即帮助创始人用投资人更能理解、更容易接受的语言逻辑体系梳理项目,和创始人一起与投资人进行沟通,提高沟通效率。
FA 一般按照项目融资金额进行比例分成。
其实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最早期的时候,你真正要找的投资人是 4 个 F—— Friends、Family、Founder、Fool而非直接找专业的VC投资机构。



投资人看项目主要看什么呢?

对这些年的总结来看的话,风险投资人对创业公司的期望,一般有这几个因素:
一个就是市场规模有多大,投资人能看中的生意需要有数亿、十亿、百亿的市场规模;
一个就是增长速度,投资人倾向于可以高速增长的行业赛道;
第三个会看团队背景。早些年草根创业还有机会,越到后来,投资人对创始人的背景要求越高,他们相信好的背景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一些。2014-2015 年的时候,大学生创新创业都是被鼓励支持的,2017-2019 年时候,会看创始团队是不是 BAT 出身,或者要有某一个赛道的从业背景、行业资源和经验。到现在被投资人青睐的创业者很多都是科学家或者教授级别的团队。
这种变化趋势可能和投资人们的风险偏好降低有关。
第四个就是会考虑项目现在贵不贵,也就是项目值不值我投资这些钱
现在最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是以后好不好退出。综合过往情况,有很多笔投资投进去,无法退出。所以如果投资人判断项目如果很快能上市或者有可能被大厂并购,投资人会更喜欢这样的项目。



投资人的钱是哪里来的?

谈到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拉出一个幕后的金主,便是出资人,专业称呼为 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VC 们真实的身份是一个基金管理人,他们投资的钱可能有一小部分是他们自己的,大部分都是出资人也就是 LP 的。
外界对于VC的一大误解就是“他们都很有钱。”‍‍‍‍‍‍‍‍‍‍‍‍‍
那么这些真正的金主们,也就是出资人都是谁?
出资来源很广泛。现在,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各级政府的引导基金都是比较重要且常见的出资人。还有一些企业投资者,比如字节、腾讯等公司会拿出手里的一部分资金去做投资。还有一种出资人是高校的教育基金或者捐赠基金。最后一种是高净值人群,他们把自己的资产做理财时,分配一些来进行股权投资。
VC们是帮助这些出资人们管理钱、赚钱的人群。‍‍
投资人和出资人是合作的关系。
在他们俩双方这个角色里面,出资人叫 LP,投资人叫 GP(General Partner),是一般合伙人。LP 们出钱,GP 们管钱。我们所说的天使投资人、VC 们、PE 们等其实都是 GP,它的本质的身份就是基金管理人。出资人把钱交给投资人管理,约定做股权投资。不过不同类型的出资人对投资人的投资方向也有不同要求。比如政府引导基金会更倾向于要求投资人投资当地的企业或者扶持当地的产业方向等。



投资人怎么赚钱呢?

首先,投资人赚取管理费作为基金管理人,他们一般会按照 2% 的费率赚取管理费,这是基础的费用。但对于投资人们来说,这个钱太少了,他们期待的其实是另一种钱,也就是 Carry。Carry 可以理解为超额收益,也就是说如果投资收益超过约定的基准值(比如资金利息成本,或 GP 与 LP 约定的一个数值 6%-10%),这部分超额收益中,GP 一般可以提成 20%,LP 拿走 80%。


因为是个超高风险的游戏,私募股权投资对于出资者的要求会比较高。
首先它会要求出资人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风险承担能力,也就意味着一般要知道风险投资这事大概是怎么样的,有个基础的预期。
然后还有一些具体的指标要求:如果是一个单位机构的,净资产不得低于 1000 万。如果是个人,金融资产不得低于 300 万,或者说你最近三年的年收入平均不低于 50 万。这只是监管规定的一个底线,实际上的 LP 们资产都会远高于这些的。


最后讲一个比较正向的案例

这是京东的融资故事,因为大家可能对它都会比较熟悉一些,这些年也会有所耳闻。我们来讲讲京东的创业融资故事。
刘强东本人,他在人大毕业之后开过个餐馆,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小生意。我们主要从他在中关村租那个柜台卖刻录机开始说起。
在 2001 年的时候,东哥的“京东多媒体”已经占据了国内 60% 的刻录机的市场,成为当时最大的光磁产品代理商。但是到了 2003 年,当时出现了非典疫情,京东就不得不暂停营业。这个时候刘强东把目光瞄向互联网,在线上销售半年以后,他发现跟线下店相比,线上的运营成本不仅低,而且效率更高,于是他就开始决定正式的转战电商。
2003 年有这个意识,还是非常早期的。
一直运营到 2006 年 8 月的时候,有一位老用户给东哥留言,他才第一次知道了风险投资的概念。当时某家上市公司在北京有一只风险投资的基金,然后这个用户跟那个基金的负责人是大学同学,在这个用户的引荐之下,那家基金给京东投了 500 万元。
不过这笔 500 万还有点特殊,其中先给 200 万作为过桥贷款,有 10% 的利息,以及他们还要求京东在年底达到一定的利润标准的时候,才能付另外的 300 万,也就是一种对赌。
那个时候东哥其实也不懂融资,也不知道什么是估值。一拿到那个 200 万,就租了一个更大的库房。
但是没想到年底的时候,他的投资人所在的上市公司股价大跌,那个集团急需用钱,就想把这个资金全部撤回去。这让东哥措手不及。
这段故事也正说明了中国早期风险投资的特别的不成熟,投资人对于股权风险的这个承担意识其实还是挺薄弱的——当然其实当时他那笔本质就是债权性质的。从创业者角度来看,也觉得用人家钱,还人家回报也是理所当然的。大家都还是一种比较朴素的理念。
这个确实算不上是风险投资——虽然说那家公司当时自认为自己是一只风险投资的基金。
幸运的是,后来京东得到了来自今日资本的 1000 万美元的首轮融资,这才是一笔真正的这种风险投资的钱。
拿到钱之后,刘强东做了两个战略性的决策. 一个是向全品类扩张,从那个只做 3C 产品转为一个一站式的购物平台。第二个就是为了保证用户的体验,只能自建物流,他觉得没有别的选择。
这就意味着前期势必要烧钱,后来不到一年的时间,1000 万美元就被刘强东全投在了物流上,这钱肯定就不够了。
为此,据传言,刘强东又找了 70 多家的投资机构,一个星期最多见 42 个投资人。但是那个时候正逢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各家投资机构中的钱其实都很显得很宝贵了,他们不是那么轻易地就能给出了。
同时那个时候做电商的普遍都会选择一种更轻量的、更容易盈利的这种平台的模式。京东想做全品类,而且要自建物流,它是一种偏长期的发展路径,也就是投资人能见到回报的周期被拉长。这也导致他当时其实很难。
不过徐新,也就是第一轮投他 1000 万的今日资本的老板,对刘强东就是极为看好。她后来又加了一笔钱,也是为了帮助京东渡过难关。


徐新在自己的年底的 LP 大会上面,给刘强东引荐了一知名的银行家梁伯韬先生。这个梁先生对东哥也是非常的欣赏,然后又给东哥介绍了雄牛资本。接着今日资本和雄牛资本以及梁伯韬本人又给京东出资了 2000 万美元的 B 轮融资——这钱就是暂时续上了。
这笔钱让他挺过了金融危机。之后他又拿到了老虎基金的投资。
同一年,高瓴也出手了。坊间还流传一个版本故事,说刘强东当时融资只需要是 7500 万美元,但是高瓴资本张磊表示,要么投你三亿的美元,要么一分钱都不投。张磊认为,如果不烧足够的钱,京东在物流和供应链上看不出来有什么核心的竞争力——你得多拿点。最终高瓴砸下了 2.25 亿美元。这笔钱在当时 2010 年的创投圈里面,算得上是单笔融资最大的案子之一了。
再后来,京东还拿了别的投资方的钱。DST 是一家海外的金融投资集团,它的创始人叫尤里米尔纳。尤里米尔纳在 2012 年的 12 月见到了刘强东,直接说,我投你 15 亿美元。
尤里米尔纳就是喜欢做这种大手笔的投资,如果京东是小生意,市场规模小,野心不够大,他其实都看不上。
他就问东哥,你觉得你这个京东将来要做多大?刘强东说,要做 1000 亿美元这样的市值。尤里米尔纳表示这就对了,他们就是要找这样的企业。
最后 DST 出资了 5 亿美元,购入了京东 8.8% 的股份,并且成为京东在美股上市之前最大的机构股东。
再后来京东也是不负众望,在 2014 年的 5 月正式登陆了美国的纳斯达克,当时的市值是 286 亿美元,在 2020 年的时候他又登陆了港交所,现在京东在美股的市值是 400 多亿美元,在港股是 3100 多亿的港元。
回顾一下这个估值到市值的上涨,DST 的 5 亿,占 8.8% 的股份,那对应当时的估值就是 56 亿美元,现在京东的市值是 400 多亿美元,这其中的涨幅就是 7 倍多
而就是最早期进入的今日资本,在京东这个公司的投资当中,赚取的可能是 150 多倍的收益。
这就是风险投资的魅力是这种金钱百倍,甚至千倍增长的魅力,也是陪伴和见证一家伟大企业的魅力,也是创业企业被资本扶持,在浮浮沉沉当中发展、拔地而起的一种魅力。挺有意思的。

那么在中国风险投资圈里,后来还发生了什么呢?是所有的故事都这么完美吗?以及现在创业的话还容易拿到投资吗?投资人还是赚得这么爽吗?那些享受了互联网红利的一群人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以及他们都形成了什么样的价值观?还有大家都特别好奇的一个话题,就是拿了美元投资会不会被境外势力渗透?太多的故事我们之后慢慢聊。


当我们涉足风险投资(VC)的领域,
仿佛是踏上一场未知的冒险,
一场充满潜在风险与无限可能的旅程。
VC 不仅是资本的注入,
更是对创新的信仰,对创业者的支持,
以及对未来的战略眼光。
↓↓↓ 扫码订阅「桔子心里有数儿」,开启 VC 之旅 ↓↓↓ 

想跟Judy 聊聊你的融资故事?投资体验?市场观察?欢迎来撩。

推荐阅读

雀巢1亿美元投资餐饮配送公司;IDG资本从全国社保基金募资51亿元|IT桔子周报

IT 桔子一年一度的机构/独角兽榜单评选来了,来看看候选情况 | 榜单

低碳经济正当时,《2023 年全球二手交易行业融资发展报告》重磅发布

私董会秘文:企业不再买电脑,租赁成主流
VC 打工人出差图鉴:「二三线都飞得少了,这周刚飞了内蒙古」
从普通打工仔到回乡创业、身价 9 亿,他做对了什么
纯纯大冤种?上市公司不到一折大甩卖收购的资产

↓↓↓ 看更多深度文章,关注IT桔子 ↓↓↓


微信又双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还请点击星标,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我们期待与你的每一次见面。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本期播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